所购股份为中宇卫浴全部流通股,或改变行业格局
在德国法兰克福主板上市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卫浴行业名企——中宇建材集团(以下简称“中宇卫浴”),又在业界抛下一枚重磅炸弹:已经拥有中宇卫浴9.99%股份的德国高仪公司,拟收购中宇卫浴的全部流通股,由此攥住了中宇卫浴约30%的股份,即增加约20%股份。
对此,中宇卫浴首席执行官蔡吉林昨日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他认为这是一次有益于打造中宇民族品牌的重大举措。而业界人士分析,中宇卫浴与德国高仪公司的这一举动,将震动国内已有的卫浴市场格局。
股权变动
引来媒体热议
根据国内最新披露此事的《第一财经日报》消息,德国高仪公司于14日宣布,通过其全资控股子公司高仪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启动自愿的公开要约收购,目标是中宇卫浴的所有流通股,收购价为每股13.50欧元,总价约为1890万欧元。高仪方面声称,这一收购价,比中宇卫浴在最近三个月的成交量加权平均德国国内证券交易价格估算值高出5%到6%。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10月,高仪与中宇卫浴就已经开始合作,中宇卫浴同意作为高仪公司卫浴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商;而联手高仪,成为中宇卫浴在德国上市的重要助推力,当时每股发行价为13欧元,德国高仪持有中宇9.99%的股份。
德国高仪的公告发出之后,引来诸多评议。英国《金融时报》称,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法律顾问马克·威斯纳甚至认为,“收购中国市场领军企业,似乎是帮助保护原创产品的一个好方法”;而在国内,则有不少人质疑,德国高仪持有股份的增加,是逐步吞噬中宇卫浴这一中国品牌。
对此,蔡吉林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德国高仪收购的只是流通股,而且根据现有的股权比例,不管是中宇卫浴,还是高仪亚洲股份有限公司,“我们都是大股东,双方还会有更深入和全面的合作。”
根据德国高仪公告,中宇卫浴创始人、主要股东蔡建设和蔡吉林,打算与高仪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一份长期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蔡建设和蔡吉林将会将其各自持有的中宇股份的部分股权(该部分股权占中宇股份股本的28.6%)注入高仪亚洲股份有限公司,而不是发行新股。因此,蔡建设和蔡吉林仍然将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成为中宇股份的最大股东。
行业格局
或将发生改变
对于此事,卫浴行业人士比媒体更加关注。一位南安知名卫浴企业的营销负责人认为,德国高仪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非凡的业绩和知名度,对于中高端市场的开拓能力非常强,尽管之前中宇和高仪已经有了“互相代理”的合作,但这一次双方在高仪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上的合作,“有种感觉,狼真的来了”。据了解,2010年德国高仪收入9.8亿欧元,利润达2亿欧元。
2010年3月在德国上市后,插上了资本的翅膀的中宇卫浴飞得更猛烈了,签约代言人郭晶晶,在央视投放广告,尤其是在门店终端的开拓,更让同行压力巨大。蔡吉林向记者证实,中宇卫浴在全国已经布下3600多个销售点,销售高仪产品的门店也突飞猛进,双方在国内和国际销售和分销高仪和中宇的产品,以及技术转让和部件采购。
据业内估算,中国卫浴产业的市场份额高达2000亿元,这比三年前整整高出一倍,其中的增量就来自于日益注重品牌的高端消费人群。上述企业营销负责人分析,这种强势出击的可怕在于,中宇为中国市场的中高端品牌,而高仪为国际顶级品牌,尽管双方还是生产各自的产品,但融合了各自在营销网络、产品质量、技术和设计等优势的新运营体系,市场竞争力大为增强,在资本市场上慢了半拍的同行,将面临更严峻的压力。
摘自2011年2月18日<海峡都市报>N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