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社会责任(CSR)咨询机构商道纵横和信用咨询机构北京中证在京联合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中证100 CSR报告评估》。报告对中证100指数成份公司的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全面评估,以非财务信息披露作为切入点,把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责任连接起来,引导投资人关注上市公司的责任绩效,以及非财务信息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情况披露不足
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中证100指数成分股中有9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半数以上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处于较好水平。但报告在内容上还有缺陷,尤其是环境和社会绩效方面的信息缺失较多。比较而言,上交所的上市公司发布报告水平好于深交所,外资背景公司、中央企业、金融企业的报告质量整体较高。
通过详细分析各份报告的分项得分可以发现,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有关的信息披露最为全面,其次是战略类信息和绩效信息,其中,绩效信息的指标覆盖率不足50%。在表述质量方面,绩效信息也表现最差,其问题集中体现在信息披露不平衡,负面信息缺失和信息表述空洞模糊,定量化程度不高两个方面。而负面信息和定量化信息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报告应有的可信度和利用价值,减弱了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报告的兴趣。
此外,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机遇和风险等内容披露不足。多数公司重点分析了公司经营方面遇到风险和机遇,如金融危机对公司业务影响等,却很少对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风险和机遇做出细致而准确的分析。与企业的漠视相反,不少利益相关方特别是投资者表示这部分内容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因为由此可以分析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及持续发展的能力。
报告质量与盈利水平正相关
为体现投资者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的特殊地位,突出作为信息披露渠道的社会责任报告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中的作用,报告研究了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和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之间的关系。
评估结果显示,公司平均净利润和报告等级有一定相关性。研究将报告质量从高到低分为A+、A、B、C、D五个等级。报告在A以上等级的公司平均净利润为204亿元,C以下等级为16亿元,平均净利润金额相差幅度较大。
一般而言,净利润越高即经济效益越好的公司,在内部管理和外部公关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在这些优势的协同作用下,此类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表现比较优秀。这间接地说明了社会责任报告水平可以作为研究企业长期成长性的一项辅助性指标。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社会责任报告在投资决策和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中的作用。
--摘自2011-3-16中国证券报A0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