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发行安排,截至目前,3月份共有22家公司进行网上发行,除了4只尚未确定发行价的创业板新股外,其余18家公司IPO实际募集资金合计为203.87亿元,较1、2月份明显下降。虽然3月末可能还有新的股票发行,但从目前发行安排看,3月份IPO募集资金总额可能很难超过2月份的259亿元,或将创出近九个月以来月度数据新低。
一季度募资规模逐月下行
截至3月21日,3月份有22家公司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网上网下发行,其中10家公司顺利登陆沪深A股市场上市交易。
据统计,这22家公司中除了纳川股份等4家创业板公司尚未开始发行外,其余18家公司IPO实际募集资金合计为203.87亿元。按照3月份创业板新股IPO募集资金平均9亿元计算,4家公司合计约为36亿元,即使再加上3月最后几天可能发行的其它新股,预计3月份全月新股IPO募集资金总额可能也难以超过2月份的259亿元。要知道,2月份A股市场还有一个春节长假影响。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有35只新股发行,IPO募集资金总额为431.94亿元;2月份有26只新股发行,IPO募集资金总额降至259.41亿元;到目前为止3月份仅有22只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勉强超过200亿元。整体看,今年一季度IPO募资规模逐月下行的趋势没有悬念。
造成3月份IPO融资规模大幅下降,除了发行估值明显回落的因素外,大盘股发行减少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这造成了本月新股的小型化趋势十分明显。回顾2010年,大盘类新股屡见不鲜,包括一季度发行的中国西电、中国一重,二季度的农业银行,三季度的际华集团、光大银行,以及11月份的大连港。而自大盘回调以来,没有一家沪市新股的发行股本超过10亿股,这是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从未有过的。 (韩晗)
--摘自2011-3-22中国证券报A1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