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发申请16日获得通过,上市后所融资金将用于新增产能建设
“3月16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发出公告称,在当日的审核会议中,福建省闽发铝业福分有限公司A股首发申请获得荣国。这也意味着,如无出现大的意外,最快在一个月多月之后,闽发铝业将可成功上市登陆资本市场。
根据闽发铝业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闽发铝业拟发行43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71亿股。所融资金将全部用于建设年产能达4万顿的新项目,这一项目投资金额46982万元,建成后,闽发铝业产业将得以大幅增长,并借此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
四年上市路
闽发铝业的上市改制之路,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公开资料显示,闽发铝业原为南安县闽发铝厂,其实际控制人为黄天火家族,该家族成员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经商,而依靠其经商积累筹备了土地、厂房和设备并投入设立闽发铝厂,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但与那个年代众多民营企业一样,因为收到政策的限制,创业之初,闽发铝业只能选择戴上“红帽子”,挂靠在村集体名下,其经济性质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这一企业性质 一直延续至1998年,在此期间,其注册资本经过多次增资,已增至8288万元,均由黄天火及其家族中的其他四名成员共同投入。
而正是在1998年,经过南安市人民政府专设的甄别机构对闽发铝业产权进行甄别,同意闽发铝厂企业性质由集体所有制变更为股份所有制,黄天火家族才在名义上成为闽发铝业真正的拥有着,其中,黄天火为最大股东,占比60%。至此,闽发铝业成功脱下“红帽子”。
这一股权结构一直延续到2002年,2002年11月10日,静闽发铝厂股东会会议通过,同意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进行股权调整。同日,闽发铝厂股东之间签署《股权转让协议》,黄天火将其持有的1.6%股权转让给黄秀兰,将其持有的1.4%股权转让给黄印电,黄长远将其持有的1%股权转让给黄秀兰。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2007年,当泉企在资本市场嫌弃第一波高潮之时,闽发铝厂为之所动,随之启动上市战略,而上市所需的股份制改造亦在当年年底就宣告王城。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12月8日,经闽发有限股东会会议通过,同意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黄天火、黄长远、黄印电、黄秀兰签署《发起人协议书》,约定以闽发铝业股份有限截至2007年9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12880万元,发起设立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各发起人的持股比例不变。而按照闽发铝业原来的计划,2008年底至2009年初,正是其谋求上市的时间窗口,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蔓延,狂热的资本市场迅速冷却,闽发铝业也主动放缓了上市的步伐。这一缓就是三年,直至去年,随着资本市场的转暖,闽发铝业才再度对资本市场进行冲刺,并于去年引入东莞市中科松山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两大投资者,这两大投资者分别持股600万股,经此次股权转让之后,黄天火持股比例降至57%,仍为大股东,这一股权结构一直持续至今。
即将打响产能大战
公开资料显示,闽发铝业自创建以来一直专注于建筑铝型材和工业铝型材的生产和销售,现已开发出很多100多个系列、10000多种规格产品,销售区域覆盖华东、华北、华南,并出口到欧盟、南美洲、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公司2008年~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5 .21亿元、4.87亿元和5.95亿元。
不过,在福建市场上呼风唤雨的闽发铝业,放置在全国市场的层面上,则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形势。据悉,我国铝型材行业始于1956年,早期主要以生产各类工业铝型材为主,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建筑铝型材。由于铝型材领域的国家政策管制相对宽松,随着国内铝型材市场的快速发展壮大,一度掀起了铝型材加工项目的建设高潮。截至2009年,中国在产的铝型材厂商约600多家,铝型材加工的产业集中度仍显偏低,其中年生产能力在2000吨一下的占55%,年生产能力在2000到5000吨之间的企业数量占35%,1万吨/年以上的企业只有70多家。
闽发铝业招股说明书认为,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得市场竞争较为充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另一方面也导致我国铝型材行业内企业众多,厂均产能和行业集中度低,价格恶性竞争现象比较突出。
在这一行业格局之下,闽发铝业并未建立自己的领军地位,早在闽发铝业之前,国内就有多家铝型材生产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迅速扩张,而从行业占有率来看,闽发铝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0.36%,排在前八名之外。以此同时,随着国内铝型材产业的发展,整个行业的产品结构已出现深层次调整,集团化、大型化、专业化成为铝型材企业的发展方向。
这一行业地位无疑让闽发铝业颇为难受,产能扩张也成为闽发铝业上市融资的首要目的。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闽发铝业此番上市所融资金全部用于新增产能建设,按照公司规划,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产后,新增产能约为40000吨/年,其中工业型材14600吨/年,建筑型材25400吨/年,届时总产能将达到69520吨/年。该项目建设工程预计为1年,项目建成后第三年可完全达产。而在此之外,兼并重组亦纳入闽发铝业的视野之中。(陈惠聪)
--摘自2011-3-23海峡都市报A2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