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2月27日,泉州市闽驰协创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家成功登陆天津股权交易所(简称“天交所”)的晋江企业。本月11日,又有3家晋江企业集体在“天交所”挂牌。至此,在“天交所”挂牌的晋江企业已有4家,“天交所”的晋江板块已然初具雏形。
对于不少晋江企业家来说,“天交所”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然而,不到半年时间,晋江就相继有4家企业登陆,其魅力何在?
上周五,晋江市召开全市中小企业融资对接会。会上,“天交所”管理部业务总监刘勇向参会企业讲授了融资“新径”———股权交易的条件与流程。
■本报记者 胡爱荔
“天交所”平台魅力初显
据刘勇介绍,“天交所”与中关村“新三板”一样,都是为国内非上市公司提供股权交易的融资平台。不同的是,“天交所”并不仅仅局限于高新区的高新企业,而是面向全国企业开放,并且采用申请挂牌前先行私募融资、定向引入风险投资者或财务投资人和挂牌后定向增资相结合的模式。
据悉,截至目前,“天交所”市场累计挂牌企业数量已达167家,市场总市值超过174亿元。
据悉,“天交所”每次可为企业融资1000万—3000万元,一年可多次私募发行,发行时间在2—3个月之内完成,其融资成本仅为创业板的1/5—1/3。
“‘天交所’对挂牌企业在财务等方面也有一定要求,例如挂牌企业须是经营两年的股份公司,总股本不少于1000万元,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刘勇介绍表示,这些条件并不苛刻,一年还可多次融资,许多后备上市企业都满足。
融资模式适合中小企业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将逐步构成一个由场外交易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和境外资本市场共同组成的资本市场。这是从资本操作的层面看到的天津股权市场。”刘勇表示,但就企业而言,更是一种产业的升级。以前,企业的眼睛只盯着实业,现在通过股权交易,在未来可以实现产业利润与资本利润的丰收。
“中小企业为什么选择天津股权交易所?因为它运行的是小额、多次、快速、低成本的股权融资模式。一家企业只需要净资产在2000万元以上,近两年利润总和达1000万元,就可以申请“天交所”的上市。一般3个月内可以完成上市,而所有的上市成本,即律师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验资费,顾问费,再加上“天交所”上市费用,可以控制在100万元内,与沪深股市相比,成本是1/5-1/10。”刘勇表示,融资模式十分适合中小企业,而晋江市政府对此有扶持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到“天交所”融资,给予挂牌成功的企业60万元的补助,这在当前融资困难的局面下,不失是一个好的选择。
“实际上,中小企业的上市是政府和企业的双赢。就企业而言,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将促使它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营方式,使其日趋规范;盘活了资金,增加了融资渠道。虽然会增加部分成本,但却能得到远超出产业利润的资本利润。”刘勇表示,“天交所”的融资功能和中关村“新三板”一样,都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星光大道”。
据介绍,登陆天交所的过程中,企业有两个融资的阶段:挂牌前的私募过程;挂牌后,一方面可以直接融资———通过增资扩股,引进外来股权投资者与企业原股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融资———通过股权质押贷款,提高银行对企业授信额度,增强企业贷款融资能力。
摘自2012-6-19 晋江经济报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