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示威活动上周在全中国范围内大规模蔓延,而同时发生的还有中国国内经济的“硬着陆”。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后,是过去几年的巨额投资增长。一方面,突然的大量投资导致大量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过剩的产能如今对价格产生压力。另一方面,政府努力抑制房地产价格,这就压制了国内需求。
供应过量和需求不足同时发生的结果是从价格上涨突然转向通货紧缩。然而,这一转向趋势没有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表现出来。该指数8月份涨至2%,而此前一个月为1.8%。但考虑到家庭支出只占到中国经济的一小部分,CPI不是正确的观察指标。在固定投资和出口总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3%的情况下,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是更好的指标,能反映出总体经济真正的情况。
这一指数显示,通胀率从去年夏天的9.7%下降到今年7月份的—3.7%。同时,工资仍在以两位数的速度上涨。工资上涨的部分原因是生产率提高带来的,估计生产率以每年大约5%的速度提高,但单位劳动力成本仍然每年上升6%,即使出厂价格在下降。
其结果是,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这使得私人部门投资失去信心。
报道指出,对此,正常反应是降低利率。但在中国已经面临资金外流以及银行在拼命吸引存款者的情况下——企业存款增长率在8月份已从一年前的73%猛跌至个位数——降低利率的空间有限。目前,中国的实际贷款利率在9.7%左右。实际贷款利率是银行贷款利率减去通胀率。结果是中国经济增长突然减速。
再次,这一“硬着陆”没有反映在官方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的数据中。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经济的同比增长率为健康的7.6%。但经济咨询公司隆巴德街研究公司总裁查尔斯·杜马表示,中国官方只公布了一个孤立的数字说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却没有公布任何关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来支持它。
在政府确实公布的仅有的“硬数字”(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杜马构建了一个缩减指数,试图推算出中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真实数字。据其分析,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缩水至0.4%,这相当于年增长率仅为1.6%。用任何人的标准来衡量,这都是“硬着陆”。
报道称,因为中国政府已重新开始努力刺激经济,中国的经济活动应该会在今年年底有小幅度的回升。但杜马警告说,一旦缩水的企业利润令工资增长放缓,消费者支出停滞不前时,经济增长很可能在明年再次放缓。消费者支出目前正因工资大幅上涨而强劲增加。
摘自2012-9-24 参考消息 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