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上市不久业绩就变脸,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导致股价暴跌……2012年,A股一路跌跌撞撞,“地雷”频现。各种“地雷”是市场诚信问题的集中表现,“扫雷”还需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
5月份登陆A股的珈伟股份,7月14日公告中报业绩预降超过90%,股价应声跌停并一蹶不振;另一只上市新股百隆东方,8月20日公告中报业绩预计下降可能超过70%,股价以跌停报收。
最受关注的还是产品质量“雷”,光明乳业屡次中招,股价也是跌跌撞撞;另一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酒鬼酒更是直接倒在“塑化剂”前:一连四个跌停,波及整个白酒行业,多只白酒股票一起暴跌。
在每一个“黑天鹅”事件中,受损害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散户最终都成了这些“地雷”的埋单者。
以酒鬼酒事件为例,来自华泰证券的测算显示,仅仅是11月19日当天,持有白酒股的公募基金当日浮亏超过41亿元。
面对遮遮掩掩的上市公司,甚至还有利益趋同、帮助上市公司进行掩饰的中介机构,投资者手足无措。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在公司上市的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保荐券商等中介机构利益高度一致。对中介机构责任追究不明晰,处罚力度低,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单边激励”机制。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上证法治论坛”上表示,“一些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开‘空头支票’,不兑现承诺,不履行义务,寻找各种借口,逃避承担责任。对于这种严重失信行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摘自2012-12-12 海峡都市报 N1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