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18日报道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副总经理汪建熙说,中投在遭遇2011年的亏损后,2012年的海外投资将获利。中投管理着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2月17日报道,汪建熙16日说,西方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促进了资本市场和投资回报。他说,虽然中投在欧洲投资,但如果负债累累的国家和欧盟创造一种更友好的投资环境,中投将更积极主动地这样做。
汪建熙表示:“我们2012年的海外投资表现将好于2011年,而且我们肯定会取得正收益并赢得利润。”他说:“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前景仍不容乐观,而且仍没有任何光明的前景。中投将坚持使投资组合高度分散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17日援引汪建熙的话说,欧洲国家应当放宽签证限制,欢迎中国消费者,并对外国投资者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
汪建熙说,欧洲在试图重振经济时,应当向香港学习,效仿香港和中国内地之间自1998年以来的做法,逐步取消旅行限制。
汪建熙说,最有效的政策是内地居民到香港的自由行,大量的内地人涌入香港购物,使香港的旅店、旅游、餐饮、零售都有了非常快速的增长,导致香港比较快地走出了经济低迷的状况。
他说,中国游客非常愿意去欧洲,比较宽松的签证政策将利用这一需求,帮助欧元区国家摆脱经济衰退。
汪建熙说,欧洲国家应当允许采用公私合伙制的方式来吸引欧洲以外地区的投资。他说:“若本国公共投资不够,应花大力气启动私人投资和外国投资,通过所谓的政府—私人合伙制来推动投资的增长。”
汪建熙说,中投公司注意到英国财政部的一份报告。报告称,在2015年之前,英国政府需要在能源、交通、通信和垃圾处理等领域投入2000亿英镑。他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共开支不足,那么应该吸引私人投资和外部投资。”
中投公司监事长金立群15日也呼吁美国为外国投资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环境。他说,中投公司在美国投资的意愿受到了美国政客的阻挠。
他说:“我们不得不把我们在许多公司持有的股份限制在10%以内。我们有钱投资,我们的商业伙伴也愿意吸引更多资金,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们这么做受到限制。”
报道称,金立群建议中国企业在试图进行海外并购时应当低调行事,以免引起外国不必要的焦虑或导致一些政客抛出“阴谋论”。
他说:“你们希望在美国做生意。不要使用‘战略’之类的大字眼,这样会把美国人吓跑。”
摘自2012-12-18 参考消息报 财经透视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