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讯】《华尔街日报》昨日报道称,亚洲经济体在10月出现了改善的迹象,中国制造业实现扩张,表明该国重新获得增长动能,韩国和印尼出口好转也暗示海外需求在增强。但报道亦称,纵观整个亚太地区,制造业好转的地区仍是星星点点,且回升的力度也不大,而矿业大国澳大利亚以及以科技为主导的台湾等经济体的制造业仍处於萎缩状态。
末季制造业活动将获支撑
荷兰国际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洲调查主管康登称,从亚洲地区周四发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10月制造业活动略有改善。随着欧元区更多利好金融政策推出,加之美国被压抑的需求在9月得到释放,这都将对第四季度的制造业活动构成支撑。
受欧元区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疲软拖累,亚洲经济仍在奋力摆脱轻微下滑态势。该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创最重,而本地市场纵深较大的国家,如印度和印尼,受到的海外影响则较小。
中国的情况也备受关注。中国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升至50.2,9月为49.8。这意味着制造业3个月来首次实现扩张。有分析指出,中国制造业信心回暖再次确认中国经济业已触底并开始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观点。
即便是制造业活动继续萎缩的地区,萎缩幅度也有所下降,例如韩国、台湾和澳大利亚。这说明亚洲经济最难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中美换届或影响市场信心
但澳新银行东南亚经济主管麦卓警告称,亚洲尚未摆脱困境。他表示,10月份数据改善并不意味经济强劲反弹,这只是非常初级的阶段,能持续多久还得看全球市场的状况和人气,以及下周开始的美中政府换届。这两国政府换届可能引发政治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市场信心。一两个月的数据并不代表持续趋势,因此该行对经济复苏程度仍持谨慎看法。
周四发布的出口数据也显示亚洲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好转。韩国10月出口同比增长1.2%,为4个月来首次增长,且增速远超预期。周三发布的韩国9月份工业产值也实现4个月来的首次增长。
此外,印尼也发布了强劲的出口数据,9月出口较前月增长13.21%,贸易顺差扩大至5.5亿美元,扩大幅度超出预期。
麦卓表示,所有人都关心的贸易下滑问题似乎已有所缓解,这从多个国家的贸易数据以及PMI数据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的改善就可以看出。他还表示,围绕全球周期性复苏可能推迟的担忧也似乎有所缓解。
整体物价压力仍较温和
考虑到各大央行纷纷推出促增长措施,整体物价压力仍然较为温和。印尼10月份通胀略为加速上升,韩国和泰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则低於经济学家预期。
不过,亚洲地区经济的改善程度参差不齐。越南制造业就连续第7个月萎缩,10月萎缩速度甚至加快,主要受当地企业减产及订单下滑拖累。
康登表示,亚洲经济目前并没有出现V形反转,但第三季度被推迟的部分支出计划将在第四季度执行,因此亚洲经济会出现惊喜。不过,他也再次指出,这也是因为之前的预期实在是太低了。
摘自2012-01-04 参考消息报 财经透视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