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1日报道 外媒称,在经历了一系列操纵股价和财务报告丑闻后,中国对拟上市公司施加了压力。两位熟悉内情的人士9日说,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想法,保荐机构应该对首次公开发行(IPO)在审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
德国《商报》网站1月9日报道称,会计师事务所也应该担负起更大责任。中国证监会希望在这轮审查后再进行抽查。中国想通过改革措施重新赢得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任。目前中国有近900家IPO在审企业。
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说:“中国证监会显然想通过这些措施剔除那些不合适的申请上市公司”,“对保荐机构来说,这意味着更大的负担。显然,一些拟发行的新股将被拒绝”。报道称,审查将持续到3月底。审查将关注可能的欺诈和非法交易。
2011年,一系列财务报告丑闻冲击了中国市场。在发生了多起内部交易和操纵股价的案件后,中国设立了投资者保护局。这个新机构属于中国证监会,负责起草法律保护投资者。中国是排名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
报道称,自大约3个月以来,中国就没有发行新股,因为证监会担心发行新股将导致股票供大于求。2012年中国新股发行量比上年减少64%,减少到144亿美元。
据悉,2013年的拟上市公司也包括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专家认为,新华网上市将引发投资者的巨大兴趣。
摘自2013-01-11 参考消息报 财经透视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