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福生科、胜景山河等恶性事件发生后,监管层针对保荐机构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强。多位消息人士证实,南方一家知名投行将会遭到暂停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的处罚,成为首家被暂停保荐机构资格的券商。
这一处罚被业界视为历史上对保荐机构最严厉的处罚,可能导致该投行保荐的数十家IPO在审公司被迫撤回IPO申请。
已经口头通知
“我们已收到公司的口头通知,暂停保荐资格恐怕是在劫难逃。”南方某知名券商投行部的一位工作人员8日证实,因为该公司保荐的项目涉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层在经过调查之后已初步做出处罚决定。另一位消息人士也透露,监管层已初步决定暂停该投行3个月的保荐资格,但正式的处罚决定尚未发出。
消息人士称,监管层作出这一处罚决定有章可循。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保荐机构出现八种情形之一的,证监会自确认之日起暂停其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情节严重的,暂停其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并可以责令保荐机构更换保荐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其保荐机构资格。这八种情形包括“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的与保荐工作相关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保荐工作底稿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这与前述投行近期保荐的问题项目基本吻合。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年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发行制度改革的五大思路,其中就有“严格执行证券法相关规定,坚决打击发行人粉饰业绩、欺诈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严惩保荐机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以及帮助发行人过度包装、合谋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对投行震慑力大
“我们所有人都在等这个消息落定。这次如果有投行被暂停资格,对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证券行业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处罚,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的保荐代表人表示,诱人的激励机制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一些守规矩的投行失去了市场空间,如果任由这种情况持续,最后损害的是整个市场的秩序。
有券商人士评价,尽管只是暂停3个月的保荐资格,但很可能对受罚的投行构成重大冲击。
“IPO不是拟上市公司去会里递材料,而是交由保荐机构操作,所以一旦保荐机构暂时失去保荐资格,其保荐的企业也就失去了保荐机构,没有理由在证监会继续排队。”北京一家投行人士表示,从法理角度来看,一旦一家投行被暂停资格,其手中已上报的IPO项目必须撤回材料,“但也不排除有别的解决方法,毕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暂停保荐资格的案例出现,大家都没有处理这种情况的经验”。
其他IPO排队企业也将遭到冲击。前述投行人士透露,虽然正式处罚决定尚未公布,但在风声鹤唳之下,“连带我们也很紧张,这段时间手头没上报的项目都被公司风控内核项目管得死死的”。他预计,由于监管升级,不排除部分已递交自查报告的“浑水摸鱼”的公司被投行自觉“踢出”排队队伍。
“以前有同行会诱导,甚至帮助发行方制作虚假材料、提交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文件,如果面临暂停保荐资格的压力,未来这种恶意行为会大大减少。”他表示,正由于暂停保荐资格这一处罚带来的损失太大,违规成本陡然抬高,没有哪家投行敢贸然以身试法。
摘自2013-4-11 海峡都市报 A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