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吴秀娜 陈伟真 魏柳菁 谢明飞 谢向明 文/图
本报讯 昨日上午,“2013泉州市金融服务月”开幕大戏,华大泰禾广场独家冠名的“名家财富论坛”开讲,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银监会外聘专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针对当下国内、国际经济热点,发表了“大财富管理时代:从混沌走向有序”的主题演讲。
郭田勇从目前市场流动性、货币政策、A股投资、泉州金改出路等方面,一一为投资者答疑解惑。他认为,目前资金流动性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央行调整银行错配资产,降息的可能性较低,预期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中性,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利率市场化已势在必行。
论货币 “流弹”太多
“其实流入市场的货币不少,只是‘流弹’太多,打偏了方向”
目前,银行间同业市场流动性偏紧,导致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节节高升。郭田勇认为,这是由周期性原因和临时性原因综合所致。
周期性原因主要是每年6月份都是银行冲指标、存款考核所致。临时性因素,除了外币占款下降,不少热钱流出中国外,还有各家商业银行创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郭田勇指出,虽然今年银监会曾出台了“8号文”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进行规范,但银行资金还可能通过银行间的同业业务投资于表外业务,本来期限很短、风险容忍度也很低的资金,通过银行间拆借后,可通过信托等途径投入企业。目前投入的重点主要为房地产及地方政府的基础建设,因此在时间、风险容忍度上都出现了“错配”。
“其实流入市场的货币不少,只是‘流弹’太多,打偏了方向,这就像是往大排量的车加满油,而中小排量的车里却没油。”
因此,最近央行的动作是为了把部分资金从银行表外资产“赶”回实体经济。
论房价 下跌可能性大
“影响房价的因素主要还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如房产税和房产信息全国联网”
郭田勇指出,由于此番调控主要针对表外、同业业务,因此,宏观货币政策的基调并未改变。
从数据上看,郭田勇认为目前市场货币供应量并未明显下降,显示货币政策并未从紧,且一段时间内,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骤然缩紧的可能性也不大,应会保持稳健、中性。
那么,短期流动性紧张会不会传导到房地产市场呢?在论坛后接受采访时,郭田勇认为,由于货币供给量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因此基本上不会传导到房地产市场,影响房价的因素主要还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如房产税和房产信息全国联网。而目前国内不少二三线城市的住房供应量也开始进入供过于求的局面,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房价下降。
论利率 市场化呼之欲出
“目前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或者说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已相对成熟,预计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政策出台”
目前,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郭田勇也指出,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
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利率政策是存款利率有上限,贷款利率有下限。相对于中小企业,银行业和大企业议价能力相对差,同等条件下,不少情况下都得以较低的利率贷给大企业。如果取消贷款利率下限,银行从大企业获得的利息空间会进一步收缩,这将会倒逼银行将资源投向中小企业。
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咨询专家,郭田勇透露,目前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或者说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已相对成熟,预计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政策出台。未来或可采取这样的利率政策:央行只制定重要的利率标准,商业银行可根据此标准制定其他利率档次。而存款利率上限短期内取消的时机还不成熟,一旦取消会导致银行业揽储加剧。
论A股 缺乏约束机制
“只有形成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否则A股难言发展”
最近A股骤跌,A股投资的问题自然也被提到了财富论坛中。郭田勇结合自己的工作、投资经验指出,只有形成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否则A股难言发展。
他指出,西方法律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可谓非常完善,对大股东的监控很到位,大股东非法操纵股价的可能性很低,而国内的实际情况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不能一碗水端平,大股东随意性很大。郭田勇认为,这些问题未规范,A股就无法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