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证券日报
本报讯 历经3年的技术准备和方案论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终于揭开面纱走上前台。10月8日开始,这一制度将正式启动。
“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说直白一点就是奖优限劣,鼓励‘好公司找好中介,一起做好项目’。我们相信,这种制度的示范效应将有利于激励更多的上市企业更加诚信、公开、透明,也能鼓励中介机构更加尽职,提升业务水平,把好项目质量关。”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如此评价分道制。
数据显示,中国并购重组市场增长飞速:2012年,宣布交易案例达3379起,披露交易规模2660.7亿美元,较2011年上升18%。目前,并购市场规模正呈现井喷状态。而据清科研究数据统计,今年8月份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01起并购交易,其中披露金额的有99起,交易总金额约为43.63亿美元,平均每起案例资金规模约4407.18万美元。与7月份相比,8月份中国市场并购交易总金额增加43.1%,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85.0%。
所谓“分道制”,是指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按设定的公开标准自动分类、区别对待,有条件地简化审核程序,减少审批事项。
最新发布的分道制方案显示,将按照“先分后合、一票否决、差别审核”的原则,由证券交易所和证监局、证券业协会、财务顾问,分别对上市公司合规情况、中介机构执业能力、产业政策及交易类型三个分项进行评价,之后根据分项评价的汇总结果,将并购重组申请划入豁免/快速、正常、审慎三条审核通道。其中,进入豁免/快速通道、不涉及发行股份的项目,豁免审核,由证监会直接核准;涉及发行股份的,实行快速审核,取消预审环节,直接提请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重组委)审议。进入审慎通道的项目,依据《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综合考虑诚信状况等相关因素,审慎审核申请人提出的并购重组申请事项,必要时加大核查力度。进入正常通道的项目,按照现有流程审核。整个评价过程采用客观标准,结果自动生成。
摘自2013-9-19海峡都市报A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