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金兰
核心提示 与前阶段作为《中国好声音》赞助商之一的高分贝品牌宣传不同,好彩头的这次摘牌退市显得有些低调。从9月23日起,福建好彩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悄然终止了在天津股权交易所的挂牌交易。至此,这家晋江食品企业走完了短短一年半的场外交易市场旅程,以优异的业绩踏上了冲刺IPO的新征程。与此同时,另一家在天交所的泉州挂牌企业赛丹狐,也在9月17日宣布停牌,原因是公司正在进行战略调整,由内销造牌转向海外贴牌市场。
作为目前泉州企业最为集中的场外交易市场,从去年2月27日闽驰协创股份成为首家登陆天交所的泉企算起,在一年半多的时间里,天交所就迅速聚集了17家泉州中小企业。而今,这些企业在市场的洗礼下,业绩开始出现了分化,由此踏上了不同的旅途,上演了不同的悲喜录。
好彩头:拟转板上市
“摘牌退市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业绩不错,有更好的计划;另一种是糟糕透顶,成为垃圾股。好彩头属于第一种。”昨日,就终止挂牌一事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好彩头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董事自豪地说。
以优异业绩提前“毕业”
在解释申请终止挂牌的原因时,好彩头在公告里说,“挂牌后,公司规范了经营行为和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和完善了企业管理制度,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趋于良好,各项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公司对战略发展目标进行调整。公司于2013年9月1日召开了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形成了公司申请终止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并解除股权托管的决议”。
据悉,摘牌后,好彩头将不再委托天交所对公司股权进行托管,公司股权由公司自行管理并接受辖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纵观好彩头在天交所的一年零三个月旅程,确实蒸蒸日上。2012年6月11日,好彩头与另外两家晋江食品企业,同日在天交所挂牌交易。开市当天,好彩头就表现出良好的势头:发行价5.95元,报收7.7元,涨幅高居当日挂牌企业榜首。就经营数据来看,好彩头2012年 实现营业收入5914.3万元,与2011年度同比增长3359.6万元,增长率高达132%。
即便是退市前的8月23日,好彩头的2013年半年报也比多数企业提早了一个月,并交出了其在天交所的最后一份成绩单:201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902.6866万元,比去年同期的3174.0575万元增长高达180.48%,给其他挂牌企业留下最后一个美丽的背影。
“好彩头可以说是一个经典案例。挂牌后,规模扩张很快,市场占有率也有很大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也在股东操作下有声有色。”天交所管理部业务总监刘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好彩头也是天交所30家福建企业、17家泉州企业中第一家退市并拟转板上市的“毕业”企业。
下个目标:拟在香港上市
天交所作为国内有代表性的场外交易市场,被誉为A股的预科班或高中阶段。刘勇指出,“场外市场的主要作用是规范、推动、培育有潜力的成长型企业,为孵化成长、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平台,而今好彩头已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好彩头挂牌至今也就一年零三个多月,为何这么快就退市?上述董事说:“我们只是想往高处走。”
而据全程参与好彩头在天交所挂牌的保荐机构、财务顾问——福建翰鼎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刘秋明透露,好彩头初步的意向是在香港或海外市场上市。
“经过前一阶段的资源整合,好彩头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预计明后两年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刘秋明表示,好彩头正为下一步IPO做好各种前期准备。“我们也将全程参与好彩头从场外市场向场内市场冲刺的相关工作。具体上市的时间表还不好说,预计会在2015年。”
据了解,由于目前场外交易通往A股的转板通道还没打开,这次退市后,好彩头将重走上市流程。熟悉好彩头业务的天交所管理部业务总监刘勇告诉记者,好彩头本身的业绩体量一直不错,近期还将通过一些同行并购计划,扩充公司整体规模,有望将业绩迅速做大到几个亿的规模。
据称,也有不少私募机构,有意入股好彩头,“不过近期应该不会放开,但是不排除未来合适时机,引入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上述董事说。
资源重组的典范
很多外人或许不知道,好彩头在过去十年里,经历了起家、濒临倒闭再到股东重组,走向腾飞的曲折过程。
公开资料显示,好彩头创建于2003年,位于晋江罗山,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这家公司的创始股东也是挺坎坷的,创业初期曾因各种原因,历经多次磨难,甚至被封厂。”当地一位熟悉好彩头的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三年该公司却实现了惊人的逆势崛起。主因在于其创始股东通过个人强大的说服力、融资能力和较好的企业发展理念,推动了一系列股权重组,引进了近20位战略股东,使得董事会拥有了一批来自泉州各行业的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其中包括利郎多位高层和一批优秀的食品经销商、私募机构。
“通过过去三年的整合,精细化管理、产品的开发创新、品牌的成功打造,这些努力使好彩头更有信心、有能力在业内站稳脚跟,并且飞速发展。”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好彩头陈忠实总裁表示,2013年,好彩头将全面发力,大举进军具有千亿容量的烘焙市场,由此也正式迈进多元化、集团化运营的高速发展时代,逐步形成了烘焙及糖果两大品类双翼齐飞的发展格局。
赛丹狐:战略方向大调整
与好彩头的喜气不同,最近另外一家在天交所挂牌的泉企——赛丹狐董事长彭立群则陷入其创业十多年来艰难的战略调整期。
内销业绩不理想,转战海外市场
与近期天交所挂牌企业赶在最后期限公布2013年半年报不同的是,9月17日,赛丹狐(福建)户外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突然发布一份停牌公告。2012年8月31日,赛丹狐成为中国第一家泛户外用品在天交所成功挂牌的企业。
公告说,“本公司由于正在进行战略调整,转向海外市场,鉴于国外市场对产品要求与国内市场有较大的差异,企业决定暂停生产,进行生产线整顿并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管理。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经公司申请,本公司自2013年9月18日起停牌,预计于2013年10月18日起公告该事项并复牌”。据了解,赛丹狐于9月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转变公司市场和进行战略调整的议案》。
“这主要是受到整个宏观经济及市场环境的影响,2013年企业市场有较大的萎缩。”彭立群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了这次重大事项的发生原因。
在放弃发力内销市场的同时,彭立群还准备联合另外两个合作伙伴,收购河南驻马店一家倒闭的上规模台资鞋企。“我们公司现有的生产规模、条件还是有限。而这家台企拥有价值1000多万元的600多台各式先进设备,占地面积200多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河南劳动力丰富,只要与当地政府的协议一签,我们随时可以入驻启动生产。”彭立群非常看好这一项目,计划将其作为一个大型外贸贴牌加工基地,主要为哥伦比亚、探路者等全球户外用品大牌贴牌加工。据悉,在近三年来全面发力内销市场之前,赛丹狐就有为知名体育品牌代工的丰富经验。
“当然,除了我们几个股东的自有资金外,当地银行也答应给我们优惠的融资支持”。为此,最近几天彭立群将再次前往河南洽谈。
“跑马圈地”模式导致资金链空前紧张
“与其说我们暂缓内销市场步伐,不如说我们全面放弃泉州鞋服行业传统的订货会、加盟、扩张模式。”对于这两年,赛丹狐在内销造牌扩张计划的挫败,彭立群丝毫不隐瞒。
此前公布的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赛丹狐2012年营业收入为1234.1722万元,同比增长16.23%,但是利润总额却从2011年的55万余元下降到2012年的42万余元,下降幅度高达32.95%,201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1.4758万元,比上年下降百分百。值得一提的是,赛丹狐还在此前公告称,因企业财务数据尚未汇总完毕,故《公司2013年度中期报告》未能在天津股权交易所规定的2013年8月31日前完成披露,并承诺在2013年9月30日前予以披露。
“业绩确实不理想。实际赚的钱,还不够公司为了扩张和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金。与其死要面子硬撑着,还不如大刀阔斧断臂,或许还有求生机会。我不能等到企业倒闭了,再来寻求变革。眼下,大环境不景气,硬顶着往上冲也没有意义,何不及早转型?”谈到暂时放弃内销计划时,彭立群感慨地说,“户外用品行业确实很有前景,但是泉州传统的订货会模式也害苦了我。这种只为业绩的‘跑马圈地’式的疯狂铺货模式,导致我们近年来累计被经销商欠下了1000万元的死账”。这对于一年营业额只有上千万元的赛丹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资金压力。据悉,欠债最多的代理商就欠了近170万元,“之前几年我赚了他还不到100万元,现在等于倒贴给他。再加上近两年鞋服大环境低迷,以前愿意大力度支持赛丹狐的上游供应商也大幅收缩,外面经销商的欠债无法及时回流,原先计划的战略投资资金2000万美元也不见踪影。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公司的资金链陷入空前的紧张状态”。
回归制造业本质或会有新的突围
在总结自己的挫败时,彭立群把首要原因归结为,泉州传统的渠道扩张模式,已不适应现在的消费市场。
“我们应该学习浙江企业的订货会模式,他们的做法是经销商订货会时先给30%的定金,剩下的70%在出货时必须提前到位,只做现金生意。当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货,但不能退货。这样,经销商和企业都能理性扩张。”彭立群指出,泉州鞋服行业的铺货模式则比较急于求成。泉州企业往往是经销商这边30%的定金刚下,剩下的70%的货就马上铺出去。但是这两年,传统鞋服市场低迷,经销商也是惨淡经营,资金回笼极为困难。
“总部上季的货款大部分还没回流,又要开始准备下一季产品的生产资金。上一季回收的资金,还不够我们准备新季所需要的原料资金。如此恶性循环,也就陷入经营困境。这种批发模式的恶性扩张模式,也不能怪代理商。”彭立群说,经销商的实力本来只能做200万元的生意,结果泉州企业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又不要预付款地马上给他500万元货,鼓励他扩大店铺规模。结果遇到这两年市况不好,这种模式必然造成大量库存,资金被闲置在仓库里。
“市场不好,经销商卖了前面的200万元,钱被他收走了,剩下的500万元就跟你纠缠,总部要么打低折扣,要么全部退货给你。谁让我们自己要支持人家快速扩张的。”据了解,自2009年赛丹狐品牌正式创立以来,保持快速扩张,近两年在内地开了300多家专卖店,并投入重金于品牌营销上。据保守估计,这方面投资至少有几千万元,这种超高速的扩张让家底并不扎实的赛丹狐逐渐陷入了步步惊心的危局。
“这次赛丹狐回归制造业本质,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许将来还会有新的突围。”刘勇如是说。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安踏等大企业资金实力较雄厚外,不少有意发力内销市场的泉州中小型企业也陷入和赛丹狐同样的内销造牌扩张困局,在艰难地坚持着,只是多数企业家不愿摆在台面上讲。
摘自2013-9-25海峡都市报B2版
, 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 minor-latin">万元就跟你纠缠,总部要么打低折扣,要么全部退货给你。谁让我们自己要支持人家快速扩张的。”据了解,自2009年赛丹狐品牌正式创立以来,保持快速扩张,近两年在内地开了300多家专卖店,并投入重金于品牌营销上。据保守估计,这方面投资至少有几千万元,这种超高速的扩张让家底并不扎实的赛丹狐逐渐陷入了步步惊心的危局。
“这次赛丹狐回归制造业本质,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许将来还会有新的突围。”刘勇如是说。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安踏等大企业资金实力较雄厚外,不少有意发力内销市场的泉州中小型企业也陷入和赛丹狐同样的内销造牌扩张困局,在艰难地坚持着,只是多数企业家不愿摆在台面上讲。
摘自2013-9-25海峡都市报B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