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东升
核心提示 从定位中关村的高新企业,延伸到部分国家高新区内的企业,再到全国范围全面铺开。在“扩容”口号喊了两三年后,14日,随着《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发布,“新三板”正式完成了三级跳的最后一跃。
这次“新三板”带来的不仅是范围和对象的全面覆盖,更有明确的转板制度和准“注册制”,其彻底性甚至超出了外界之前的所有预估。IPO刚刚重启,“新三板”接踵而至,让泉州的企业再次骚动起来,业内人士分析,相比IPO较高的门槛和较长的排队时间,低门槛的“新三板”对泉州众多的中小企业将更具吸引力。
明确三级转板制
《决定》发布后,“新三板”成为首个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而在此之前,一些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已经相当活跃,如泉州在近两年便先后设立了天交所和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的分机构,一度成为泉州中小企业试水资本市场的热门。
而“新三板”与这些区域性交易市场的区别,除了覆盖范围更大外,最核心的差异便是更直接的转板制度。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只要符合《证券法》规定的股票上市条件,在股本总额、股权分散程度、公司规范经营、财务报告真实性等方面达到相应的要求,可以直接转板至证券交易所上市,也就是通称的“主板”。
另一方面,在区域市场进行股权非公开转让的公司,只要所在的区域性市场符合《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的规定,且公司符合“新三板”的挂牌条件,也可转板至“新三板”。也就是说,今后国内将形成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区域交易市场的三级资本市场体系。
由于定位为中小企业服务,因此“新三板”在准入门槛上也再次降低,不设财务门槛。申请挂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只要股权结构清晰、经营合法规范、公司治理健全、业务明确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经主办券商推荐申请在“新三板”挂牌。
实行准“注册制”
与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一样,“新三板”也简化了挂牌流程,实行准“注册制”。
对于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的公司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后持有人累计不超过200人的公司,证监会豁免核准,不再进行“事前”审核,也不出具批复文件,由“新三板”进行自律审查。经主办券商推荐,股份公司可以直接申请挂牌。对于豁免核准的挂牌公司,股东通过转让股份导致股东人数超过200人时,也不再需要重新向证监会申请核准。
而对于股东和证券持有人超过200人的情况,在申请挂牌时,将由证监会依法履行行政许可程序,实施核准。在行政许可安排上,证监会将尽可能简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在核准流程上,简化程序,证监会审核后不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在申报文件上,简化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但是,实行准“注册制”并不代表不监管,无论是经证监会核准的还是豁免核准的挂牌公司,都将统一纳入证监会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
泉州板块开始蓄力
对于资本市场泉州企业一向有着积极的热情,如今全市有70多家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形成了“泉州板块”。在IPO暂停后,泉州企业又将热情投向了天交所和海峡股权交易中心。随着IPO和“新三板”的相继开启,泉州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蓄力。
“现在泉州过会和正在接受IPO辅导的企业有十几家,到明年肯定有几家企业能上去,对于‘新三板’的热情也在不断增加。”泉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今年下半年,泉州已经召开了两场“新三板”的研讨会,邀请“新三板”的主要负责人来与企业交流,参与企业也从20多家增加到200多家,“泉州现在的上市后备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要上IPO的难度会大一些,而后期可以直接转板的‘新三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新三板”是中小微企业与产业资本的服务媒介,主要是为企业发展、资本投入与退出服务,不是以交易为主要目的,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因此对于急切需要投资资本发展的泉州中小企业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据了解,目前泉州正在制订新的鼓励企业进入场外市场政策,预计将在近期发布。
摘自2013-12-18海峡都市报B8版 |